
误区一:偏瘫康复治疗不用急,甚至不用做康复治疗。我国每年有150万—200万新发中风病例,但有65%的患者没有做任何康复治疗而耽误病情。康复治疗是为了恢复患者肢体功能,促进患者意识和认知功能的康复。并且,越早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。
误区二:偏瘫康复训练强度越大,恢复越快。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必须分阶段计划进行的,很多病人康复训练取得一定效果后,例如神经感知度和肌力有所恢复后,盲目加强治疗强度,从而造成肌肉神经性痉挛,对后期治疗极为不利。
误区三:偏瘫康复训练就是动动胳膊,拉拉腿。这是对于康复治疗认识不清造成的错误观点。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,必须是专业康复治疗师据身体状况做出判定后制定,非康复科的医生也无权指导或进行偏瘫的康复治疗。错误的肌肉或关节训练很容易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二次创伤。
误区四:光吃药打针或靠针灸按摩,就能治疗偏瘫。在偏瘫治疗中,药物针剂在需要处理一些并发症,例如配合促进刺激神经修复,降调血脂等方面作用较大,但只是依靠药物或者针灸治疗,是无法达到系统康复治疗需要的,例如失语、吞咽障碍、运动能力恢复都是要通过专业的康复手法训练完成。
对中风偏瘫造成的脑部损伤情况进行检查,而非直接采用一成不变的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。【咨询专家】
利用偏瘫康复治疗仪器对肢体瘫痪部位进行治疗,改善包括患处血液和组织细胞内物质的微循环,为运动作业训练做准备。【咨询专家】
针对受损的脑部控制神经进行刺激促通,修复神经网络传导纤维,逐步重建大脑对身体控制功能。【咨询专家】
语言和认知功能疗法,针对部分有意识障碍和语言障碍患者的专项康复治疗项目。【咨询专家】
运动作业疗法,是基于对患者各阶段病情及肌力恢复的判断,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,此阶段非常重要的,是后期保持足够的肢体肌力和平衡控制力,能否进行运动行走的关键。【咨询专家】
中医康复疗法由有着多年康复治疗经历的医师施治,可通过针灸、按摩、中药熏蒸等进行穴位刺激,活血通络,配合其他康复疗法。【咨询专家】
医学博士/教授/主任医师/博导;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/书记;四川大学-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院长;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; 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。【咨询专家】
医学博士/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系副主任。 学术任职: 中国康复医学会教育专委会 委员、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委会秘书、四川省康复医师协会 常务委员。【咨询专家】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副教授 1980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(现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),熟悉康复科常见疾病(偏瘫、截瘫、颈、腰椎病等)的康复评定。【咨询专家】
199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。 学术任职: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、中国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专委会脊髓损伤康复学组全国委员。【咨询专家】